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愚公移山》资料汇编» 正文
  1. 《愚公移山》资料汇编

  2. [11-19 16:17:5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412

概要:焦循的《孟子正义》在解释“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时,说“固”是“坚守一说而不能通,是为固也”。《康熙字典》《辞源》等字书或辞书解为“执一不通“。这里的“固”字也应该是这个意思。愚公一开始从认识问题的方法论上对智叟加以批评,批评智叟在思想上只认准一个理;只认准一个理就有了片面性,就不能通达明白事理。如果这样去解释,愚公和智叟的思想斗争,不仅有世界观方面的,而且也有方法论方面的,智叟在看问题上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因为他只看到愚公年老体弱的不利条件,而没有能看到人类是父子相传绵延不断的有利一面。──叶晨晖《关于〈愚公移山〉中的两个问题》8、孀妻弱子:语文教学参考书和其他一些书上都解释为“寡妇跟(和)小孩子”。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是通的,但联系全文,这样的解释就不太确切了。文章中提到孀妻和她的孩子的地方,除“曾不如孀妻弱子”外,还有这样一句:“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意思是“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换牙,也蹦蹦跳跳地跑去帮助愚公移山”。这句话很清楚,主要讲的是寡妇的小孩去帮助愚公,并没有讲寡妇和她的孩子一起走,而

《愚公移山》资料汇编,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焦循的《孟子正义》在解释“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时,说“固”是“坚守一说而不能通,是为固也”。《康熙字典》《辞源》等字书或辞书解为“执一不通“。这里的“固”字也应该是这个意思。愚公一开始从认识问题的方法论上对智叟加以批评,批评智叟在思想上只认准一个理;只认准一个理就有了片面性,就不能通达明白事理。如果这样去解释,愚公和智叟的思想斗争,不仅有世界观方面的,而且也有方法论方面的,智叟在看问题上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因为他只看到愚公年老体弱的不利条件,而没有能看到人类是父子相传绵延不断的有利一面。

    ──叶晨晖《关于〈愚公移山〉中的两个问题》

  8、孀妻弱子:

    语文教学参考书和其他一些书上都解释为“寡妇跟(和)小孩子”。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是通的,但联系全文,这样的解释就不太确切了。文章中提到孀妻和她的孩子的地方,除“曾不如孀妻弱子”外,还有这样一句:“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意思是“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换牙,也蹦蹦跳跳地跑去帮助愚公移山”。这句话很清楚,主要讲的是寡妇的小孩去帮助愚公,并没有讲寡妇和她的孩子一起走,而寡妇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在文章中也没有说明。所以我认为上面“孀妻弱子”四字应解释为“寡妇的孩子”比较合乎情理。

    ──徐董海《“孀妻弱子”怎样解释》(《语文学习》1980年第4期)

    文章虽然没有直接写寡妇,但已用她“始龀”的“遗男”的行动,间接地反映出了她的态度。如果这个寡妇对移山的行动不支持,那她会让才换牙的小孩跑去帮助愚公移山吗?再就初中教材选的几篇文言文来看,凡是偏正结构的句组,基本上中间都有结构助句“之”。如”“京城氏之孀妻”、“奴隶人之手”、“春冬之时”、“赋敛之毒”等。可见“孀妻弱子”是一个联合句组,即“寡妇和孩子”。

    ──曾传智《也谈“孀妻弱子”》(《语文学习》1980年第9期)

  9、加增:
  
    文言文的语词结构,往往两字可以颠倒。比如“喜欢”,可以说成“欢喜”。同理,动词“增加”,也可以说成“加增”。本句中的“不加增”,即是“不增加”。“加增”的“加”,不是副句,不得作“再”讲。何以见得?因为文言“加”作副词讲的,只能修饰形容词,说“加多”“加少”,“加深”“加长”;而不能修饰动词,说“加增”“加减”,“加笑”“加跳”。况且本句的“山”,即指前句“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两座大山的高大,自从地壳溶岩凝成以后,只见冷缩,不见膨账。既没有首次增加,就不能说再次增加。

    ──田歆《“加增”“城市”解》(《语文学习》1980年第4期)

    “山不加增”并不是“山不增加”。这个“加”跟《庄子·秋水》中“水弗为加益”、“崖不为加损”的“加”一样,是个副词,相当于“更加”、“加增”即更加增高增大。

    ──胡竹安《文谣文疑难词句试释》(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

 10、三个“曾”字:

    有的书注“曾”为“竟”。按:“竟”是表示实情出于估量以外的副词。“愚公”不能“毁魁父之丘”早是他妻子意料中事,怎么是“竟”?而且下文“如太行、王屋何”是推进一步。因此这里的“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用在递进句的第一分句作为关联。下文“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的解释相同。

    ──黄岳洲《文言难句例解》(《中学语文教学》1676年第4期)

    曾(céng)不能:略等于“连……都不能”。曾,副词,与否定副词连用加强否定的语气。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上册(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与“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两句是以“不能损”和“不能毁”作比,来证明愚公之力量不足以移山。而“曾不若孀妻弱子”,虽亦有作比的意味,但却是在进一步说明智叟的“固不可彻”。在语意上,无疑加重了论证的力量,其语气也不存在多少商榷的意思。所以后面这个“曾”,我认为宜以“竟”、“简直”译之。

    ──赵振声《〈愚公移山〉疑析二例》(《语文战线》1983年第19期)

 11、“魁父”不是山名

    “愚公移山”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尤其是毛主席的名篇《愚公移山》一文,更使“愚公移山”这个典故,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愚公移山》的“对举”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