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学案设计合集(全册)» 正文
  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学案设计合集(全册)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248

概要: E、“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 F、词的下阕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俱往矣”前后有何联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作简要评价。 三、朗读训练 1.全班集体朗读下阕。 2.配乐下阕朗读欣赏。 3.背诵下阕。 4.播放全词配乐朗读欣赏,同学们分为男女两组跟着进行朗读。 5.欣赏歌曲《沁园春.雪》。 四、效果测评 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A、欲与天公试比高。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惜”字统领的词句是由“秦皇汉武”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 ) B、“顿失滔滔”一句的重读应在“顿”。 ( ) C、本词的上阕在表达方式上是描写与议论相结合。 ( ) D、“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风流人物”。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学案设计合集(全册),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E、“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
F、词的下阕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俱往矣”前后有何联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作简要评价。
三、朗读训练
1.全班集体朗读下阕。
2.配乐下阕朗读欣赏。
3.背诵下阕。
4.播放全词配乐朗读欣赏,同学们分为男女两组跟着进行朗读。
5.欣赏歌曲《沁园春.雪》。
四、效果测评
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A、欲与天公试比高。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惜”字统领的词句是由“秦皇汉武”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 )
B、“顿失滔滔”一句的重读应在“顿”。 ( )
C、本词的上阕在表达方式上是描写与议论相结合。 ( )
D、“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风流人物”。 ( )
3.概括全词的主要内容 ,及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找出下阕中运用了修辞的句子,并作简要地分析。
五、课堂小结
1.总结全词的表达方式,及运用到的修辞。
2.总结全词写景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
完成《榜样学案》本课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
沁园春 . 雪 毛泽东
上阕 下阕
描写 抒情 议论 抒情
壮丽雪景 无限热爱 评古论今 赞美英雄
总分 动静 虚实 过渡 评价 对比
相 结 合
八、课后反思
语文学案设计: (总第3课时)
雨 说 备课时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郑 愁 予
学习目标
1.在加强朗读训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2.品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厚感情,以及文中的美妙。
3.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学生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体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出示),思考课后习题一、二。
二.师生互动
1.创设情景
请同学们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再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的“雨”的魅力。
2.简要介绍作者: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雨说》是他于1979年写成的,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作者把《雨说》送给“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我们来听听他要借“雨”之口对中国儿童说些什么。
3.初步朗读全诗
A.教师范读全诗。
B.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C.配乐朗读。
4. 出示预设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A.试着概括诗的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B.试着给全诗分层次,并概括层义。
C.“雨说”,春雨给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
D.在作者笔下,春雨是一个什么形象?
E.“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简要点评。
三、效果测评
1.生字注音
田圃( ) 禁锢( ) 留滞( ) 喑哑( )丝缕( ) 喧嚷( ) 帘子( ) 耸立( ) 蓑衣( ) 斗笠( ) 油膏( ) 襁褓( )
2.词语解释
田圃: 禁锢:
留滞: 喑哑:
喧嚷: 洗礼:
安息: 温声细语:
润如油膏:
3.默写出三句以上有关春雨的古诗句。
4.“雨说,四月以在大地上等待很久了……”这句话放在诗的开头,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