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数学学习数学教研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正文
  1. 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8990

概要:一、复习回顾:1.集合和元素的定义;元素的三个特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常用的数集及表示。2.集合{1,2}、{(1,2)}、{(2,1)}、{2,1}的元素分别是什么?有何关系二、新课教学(一).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如:{1,2,3,4,5},{x2,3x+2,5y3-x,x2+y2},…;说明: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2.各个元素之间要用逗号隔开;3.元素不能重复;4.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数,点,代数式等;5.对于含有较多元素的集合,用列举法表示时,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显示清楚后方能用省略号,象自然数集N用列举法表示为例1.(课本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3)由1到20以内的

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标签: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一、复习回顾:

  1.集合和元素的定义;元素的三个特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常用的数集及表示。

  2.集合{1,2}、{(1,2)}、{(2,1)}、{2,1}的元素分别是什么?有何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如:{1,2,3,4,5},{x2,3x+2,5y3-x,x2+y2},…;

  说明: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

  虑元素的顺序。

  2.各个元素之间要用逗号隔开;

  3.元素不能重复;

  4.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数,点,代数式等;

  5.对于含有较多元素的集合,用列举法表示时,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显示清楚后方能用省略号,象自然数集N用列举法表示为

  例1.(课本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3)由1到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4)方程组 的解组成的集合。

  思考2:(课本P4的思考题)得出描述法的定义: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花括号{ }内。

  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一般格式:

  如:{x|x-3>2},{(x,y)|y=x2+1},{x︳直角三角形},…;

  说明:

  1.课本P5最后一段话;

  2.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y)|y= x2+3x+2}与 {y|y= x2+3x+2}是不同的两个集合,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x︳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例2.(课本例2)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2—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3)方程组 的解。

  思考3:(课本P6思考)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二).课堂练习:

  1.课本P6练习2;

  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大于0的所有奇数

  3.集合A={x| ∈Z,x∈N},则它的元素是 。

  4.已知集合A={x|-3

  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

  作业布置:

  1. 习题1.1,第3.4题;

  2. 课后预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课后记:

  课题: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

  (4)了解空集的含义。

  教学重点:子集与空集的概念;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弄清楚属于与包含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提问: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 如何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10以内3的倍数; (2)1000以内3的倍数

  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0 N; Q; -1.5 R。

  思考1:类比实数的大小关系,如5<7,2≤2,试想集合间是否有类似的“大小”关系呢?

  二、新课教学

  (一). 子集、空集等概念的教学:

  比较下面几个例子,试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1) , ;

  (2) , ;

  (3) ,

  由学生通过观察得结论。

  1. 子集的定义:

  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subset)。 记作:

  读作:A包含于(is contained in)B,或B包含(contains)A

  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时,记作

  用Venn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上一页  [1] [2] 


Tag: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数学学习 - 数学教研 - 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北师大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